无障碍阅读 | 关怀版
数据上报

“共享阳光·听力重建”力声特成人人工耳蜗项目进度报告

2016-05-15 11:28 浏览 6538

 2016年3月3日,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的“共享阳光·听力重建”成人人工耳蜗项目,共计报名92人。通过各受助市残联康复部初筛,经过医学专家的复筛,其中:初筛通过39人,不建议植入28人,因资料不全,检查项目欠缺等需要进一步沟通7人,其它情况19人。截至4月底,顺利手术进行植入的受助者共计23人(泰安3人、烟台8人、德州5人、济宁2人、菏泽2人、淄博2人、商河1人)。目前,已开机11人,预约开机4人。


近期,通过对已开机者的沟通和了解,大部分受助者懂得这次捐赠机会来之不易,术后能进行比较刻苦的语言训练。但是,也存在一些问题。个别受助者对耳蜗知识缺乏了解,存在一定的误区,总认为开机后就可以瞬间听到很清晰的声音,从而在短时间内就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了。但是,实际情况却是开机后声音是听到了,受助者在没有进行专业的语训之前是听不懂各种声音的来源,也辨别不了声音的内容。所以这跟其之前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就产生了很大的落差,致使有些受助者也产生了心理上的消极情绪,甚至想放弃语言训练。为使受助者能正确的认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,力声特项目组专门建立了微信群。关于语训方面的要点及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作如下总结:

    一、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:耳聋发生时的年龄、耳聋的时长、耳的生理病理状、听力康复的情况及心理因素。前三者属于个体差异,没有可比性,所以有些患者看到别人比自己做的晚,但康复效果却比自己好,就会对自己的手术情况甚至是自己的机器产生质疑,这样的比较是非常不科学的。后两者就属于一个共性的问题了,术后在听力方面的训练和心理因素也是会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,这两种因素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心理及思想的调整来改变,从而促进康复效果的提高。

    二、听觉训练方面:开机后建议大家一定要多接触外界的声音,熟悉新的听觉环境,不要总是依赖视觉信息来鉴别纯音和环境音,可以利用听觉信息帮助唇读,逐步改善言语识别能力,后期就可以不借助唇读,仅依靠听觉输入理解语言信号,渐渐达到正常交流的效果。

    三、言语训练方面:开机后首先要试着去熟悉自己的声音,每天拿出时间来找读物来自己大声朗读,读到自己听到声音,借助大脑对内容的理解来提高对文字声音的辨别,通过自己朗读,逐渐改善在自发言语中的重音、节律和音调,控制自己发音时的音量和声调。在特殊环境中控制自己的发声,比如有背景噪声时或者远距离时,通过发声练习改善改善语言能力。

    四、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及注意事项:人工耳蜗植入后需要进行听觉方面和言语方面的训练,并且要持之以恒。尤其在开机后前三个月,这个时间常被认为是术后语训的黄金阶段,如果这三个月的时间利用好了,会大大提高康复效果,之后的时间里就会轻松很多,但是一旦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段,以后再努力就是事倍功半了。

接受人工耳蜗的受助者,一定要克服个人性格因素,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。一定要勇敢的走出去,听进去,说出来,多练习。只有通过勤奋的语言训练,才能达到正常交流的效果!

 




 


 



其他资讯